编者按:“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继公司团委五月份开展读书活动以来,广大团员青年踊跃响应,积极结合工作实际撰写读书心得,现将部分读书笔记刊登在公司网上,已达到更广泛的分享交流目的。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读后感
(黄有利)
公司青年座谈会结束后,我细读了会上总经理推荐的一本书——《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触是,罗文做到了一名军人应该做的事情,充分展示了自己应尽的职责,完成了自己应尽的使命。书中所传递的“敬业、忠诚、勤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作为一个员工“怎样才能成为把信送到加西亚手中的人”?下面,我就围绕书中核心,从“忠诚、心态、感恩”这三个方面来谈下自己的感想。
一、忠诚摆在第一位。作为企业员工,对待自己的老板要向罗文学习,而学习内容中摆在第一位的是忠诚,忠于职守、忠于集体、忠于上司、忠于集体精神。无论你所处的工作环境是怎么样,如果决定继续工作,就应该衷心的给予公司老板以忠诚和努力,不要非难和轻视你的老板和公司——轻视自己所就职的机构就等于轻视你自己。
二、态度决定一切。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更为准确地表述为:“工作本没有贵贱之分,但是对于工作的态度却又高低贵贱之别。每一个人是否能做好事情,只要看他对待工作的态度”。有人遇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这个问题是不是属于我应处理的问题,或者是这个问题我没有办法处理或是暂时办不了,这纯粹是推卸责任,这种人是不可能成为“能把信送到加西亚手中的人”,而老板也不会重用他,甚至有可能会被赶出公司。
罗文的态度引申出另一个词就是敬业。书中提到这样一个人,他“受过良好教育,才华横溢,但在公司里却长期得不到提升。他缺乏独立创业的勇气,也不愿意反省…..只有在一种被迫和监督的情况下才能工作”,这样的人即使有才华,但也不会受到上司的鉴赏,永远碌碌无为。反之,假如你才华没有非常横溢,但是工作认真,不懒惰,把领导安排下来的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并且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种有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人,定会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最终走向成功。
三、怀着感恩的心去工作。在我们步入社会工作之前,主要是我们的父母、老师、朋友等。鸦反哺,羊跪乳,我们要真诚的感谢他们。然而在我们步入到社会实际工作中后,则主要是我们的领导,谢谢他们的信任,谢谢他们的眷顾,谢谢他们的赏识和栽培。没有我们工作中的领导我们则不能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真正的在集体大家庭中找到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平台。所以我们要真挚的感谢他们。
读过一本好书,精神得到一次升华,人生又多了写感悟。《致加西亚的信》让我再次觉悟对这个社会的责任,让我永远在心中牢记诚信、敬业、忠诚、自信、感恩!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读后感
(吴丹)
一直对《致加西亚的一封信》有耳闻,仅仅知道它是一本创造过辉煌业绩的畅销书,略知其是一本调动执行力的书籍,这次读过之后更觉得,这本书的畅销是必然的。
这是一个不长的故事,讲述了美西战争期间,美国总统继续将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信交到古巴起义军的加西亚将军手中,主人公罗文临危受命,在毫无头绪的情况下经过近一个月的徒步,历尽艰难,冒着生命危险穿过危机四伏的国家,将信送到了将军手上。其中的艰难险阻光靠想象都可以略知一二,但是这不是我想细细描述的。我想强调的是,当罗文接到任务的时候,只知道加西亚将军在古巴,其余信息他一无所知。但是在他接到任务的时候没有去问将军的具体位置以及其他的详细信息,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跋山涉水克服万难,最终达成了目标。这个故事与中国广为人知的故事“鸡毛信”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有着战争背景,主人公都是经历千难万险送至关重要的信件,而在《致加西亚的一封信》中,我们却可以解读到更深层次的内涵。
在执行任务的整个过程当中,罗文展现出了许多值得所有人敬佩的品质。他的敬业精神、高超的执行力,以及对自己国家的忠诚,这些都是值得我们企业所有员工以之为榜样的。通过讲故事这样的方式,作者将自己想传达给读者们的精髓表达得很生动,并让人乐于向主人公学习。
首先,是罗文被选为执行者的方式——总统需要找人送信,上校立刻举荐罗文。这个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我却从中读出了一层深刻的含义:必定是罗文在平时的言行中处处体现出了他是一个有能力完成这件任务的人。我确信,在整个美国军队中一定有人体能比罗文好,更能接受大强度的体能消耗,但是,罗文给人的印象一定是办事谨慎,想法周全,能随机应变,所以在那么危急的时刻,浮现在他的“领导”脑中的最合适人选就是他了。这和我们的工作中是同样的情况,企业的员工们不能天天挖空心思想办法怎么在领导前“挣表现”,领导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平时勤恳踏实工作,培养自己办事能力才是获得重用的关键。
其次,罗文体现出了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美国总统的亲函,美西战争的胜负关键,若是将这份密函转卖给西班牙军方,罗文一定能得到大笔的财富。但是在这么关键的时刻,他体现出了军人应有的忠诚,最后克服险阻完成任务。企业间的竞争就像战场一样,员工必须要对企业有着同样的忠诚,才能维护自己企业的利益,不让企业在竞争中因资料泄露而处于劣势。
最后,最令我感动的就是罗文的敬业和进取精神。他在接到任务之后,必须要穿过战火硝烟弥漫的古巴寻找一个位置不确定的将军,要是没有敬业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又何来勇气克服其中的艰难险阻?正如书中所讲:“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种种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作为企业的员工,在对企业有一份固有的忠诚的同时,需要有强烈的上进心,不断地鞭策自己,在为企业贡献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查阅过很多书评,几乎所有人都对罗文的这种敬业精神趋之若鹜,大肆的强调罗文在执行这件任务时所体现的执行力、责任心,各企业也给自己的员工大力宣传这些精神。我却觉得这种褒奖有些片面。罗文在接到任务后什么细节都不问,靠自己的力量去将整件事办好了,这确实是很有执行力的做法,这种拼搏精神也很令人感动。但是,若罗文接到任务后向美国军方多要一点加西亚将军的详细资料,是不是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呢?在这个效率至上的社会,所有的事情不是只凭着一股必胜的冲劲就能完成。虽然恒心、自信心是完成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人们应该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尽可能的找出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的方法。
作为员工,不仅要将信送到加西亚手上,还应该想办法将信更快捷、更有效率的送到加西亚手上。
执着于“心”,永不言弃
——读《致加西亚的信》有感
(夏莹莹)
迈出大学的校门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己看书的时间和机会就少了很多。这次很高兴在公司的倡导下我读到了一本令我受益匪浅的世界名著——《致加西亚的信》,当我看到书名的时候一种强烈的好奇感驱使我马上在网上去查了一下这本书的相关资料,在看到这本书简介的时候真的被惊呆了,一本短得让人吃惊的书却能风靡世界,畅销不衰!是什么让它有如此大的魅力呢?我带着这样的疑问在网上开始阅读起这本书来。
《致加西亚的信》是100多年前的一个傍晚,出版家艾尔伯特·哈伯德与家人喝茶时受儿子的启发,创作的一篇文章。文章六万字左右,一看之下,书中的故事情节简单到了极点: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此时,挺身而出的一名军人——罗文,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虽然故事情节极其简单,但是我却被它所倡导和传颂的理念所深深的折服,通过多次阅读,感觉自己的精神也得到了升华!使我懂得了怎样才能做一名优秀的员工,那就是执着于“心”,永不言弃。具体来讲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首先,要在对自己的公司执着于心,忠诚于自己的公司,对公司心存感恩。就如书中所说“一盎司的忠诚等于一磅的智慧”,对公司的忠诚是一个优秀员工必不可少的道德素质。说到忠诚,有多少员工可以理直气壮的高呼我绝对忠诚于自己的公司呢?我想能做到这样的人不多吧,特别是年轻人,当然这里不是说年轻人的道德品质有问题,而是在年轻人的骨子里本来就有一种桀骜不驯的气质,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有一些豪言壮语和宏大的理想抱负,所以当自己的现实又显得苍白无味的时候他们就多了一丝浮躁与不安,跳槽的想法也随之而生,从而影响了他们对于公司的忠诚度。其实,现在有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都不满意,所谓的“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别人的工作比自己好;总觉得自己的的工作不能显示出自己的真正价值;这个时候抱怨也会油然而生。而等自己真的失去目前的工作时,才发觉自己原先的工作有多好。其实每一个职业都有它自身的优缺点,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别。记得新东方的董事长俞敏洪说过这样一个事例:有一次公司来了一个大学毕业生,他到公司后却被安排做了厕所清洁工,当大家看到这里的时候肯定心里有很多属于你们自己的想法,但是俞敏洪却说道,其实在新东方打扫厕所一样会很有出息的,你相信吗?他说如果你把安排给你的一个厕所打扫得比谁都干净,那么下次公司一定安排更多的厕所给你打扫,最后甚至公司的保洁、后勤都由你负责,这时候你就成了公司一个举足轻重的人,你能说打扫厕所这个职业没有实现你的人生价值吗!所以我们要懂得无论我们现在从事什么职业,只要你对它执着于心终有一天你会创造出不朽的业绩。即使你对你的公司有再多的抱怨你也要时刻明白一点,是你现在的公司为你带来了收入,从而养活了你,甚至是你的家人,对于一个让你衣食无忧的公司你难道不应该执着于心,心存感恩吗!
其次,一勤天下无难事,要对自己的工作,领导交给自己的任务执着于心,不畏艰难,永不言弃,做一个敬业的员工。书中讲到,在大家看来要把信成功的送到加西亚手中,是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因为没有人知道他在哪里,而且还有敌人的层层封锁。罗文深知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完成这项使命困难重重,但却没有挑三拣四,推诿扯皮什么,甚至没有问怎么把信送给加西亚,这仅仅是职责所在吗,这更是他忠于职守,敬业爱岗精神的体现,态度已经决定了一切,这是他成功的最大砝码。就像作者一百多年前的评论——“敬业是取得成功的源泉。”听起来却像是写于今天:“像他这种人,我们应该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学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就得有罗文一样的敬业精神:干任何工作都要有那么一股劲,有一股热情和兴趣,有一股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对于工作任务不计得失,不怕困难,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积极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务!
对于我们每一位员工,企业的发展也关系自我发展的好坏,我们也不能停留在对企业抱怨上,待遇不好,工作环境太差,得不到领导重视,管理落后等,首先应扪心自问我们对工作的态度,我们是否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呢。我们都是企业的发展环节中的一个元素,我们每个员工的态度和努力关系着整个企业机体的良性运转,要积极树立我们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我们的责任心,敬业爱岗,也许我们没有机会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我们每个人所做的一切都关系着企业的荣誉,甚至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一个人的微小工作失误可能引起整个系统的不稳定,甚至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这就是有名的蝴蝶效应。具体到我们年轻人,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理解接受能力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内外环境的不均衡,曾经的豪言壮语显现得苍白无力,一味嗟叹和彷徨,我们是否考虑也象罗文那样敬业,努力完成本职工作,积累经验,为自己赢得一个又一个为加西亚送信的机会,逐步完善自己呢,一个人的经历往往成就一个人的能力,今天的认真与执著就是我们明天腾飞的支点。
再次,要明白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收获并不等于收入。在我们身边经常有人抱怨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根本就不是正比关系,甚至严重不对等,因而对自己的公司有的只有抱怨和不满。其实在我们的工作中收获总是和付出成正比的,而我们只是有时候收入与我们的付出不成正比罢了,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收入”仅仅是“收获”当中的一部分,正如书中所说:“不要为薪水而工作,因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报偿方式,虽然是最直接的一种,但也是最短视的……面对微薄的薪水,你应当懂得,雇主支付给你的工作报酬固然是金钱,但你在工作中给予自己的报酬,乃是珍贵的经验,良好的训练,才能的表现和品格的建立。这些东西与金钱相比,其价值要高出千万倍。”这段话对我的心灵有很大的触动,在当今这个快餐时代,人们越来越急功近利,而忽视了一份工作对于人内在品质和素养的深远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最后,每天多做一点,工作无小事。现在很多人工作时往往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即把老板或领导规定必须做的事情做完就行了。这样的话,只会使自己永远处在被动的局面,换句话说,这样无法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书中给出了这样一个例子,艾伦在一个周六的下午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球赛,多做了点事情,结果不仅为自己增加了1000美元的现金收入,而且为自己带来了一个比以前更重要,收入更高的职务。艾伦并不是速记员,他也没有义务留下来帮那个律师做速记,可他还是留下来帮了律师的忙。他能这么做,反映出他具有助人为乐的内在品质,正是这种良好的品质使他获得了现金收入和更好的职务。每天多做一点,上班提前十分钟到,下班晚十分钟走,并不会占用自己太多的时间,却可以让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读过一本好书,精神得到了一次升华!只有那些孜孜不倦,埋头苦干的员工才能用他们的敬业精神有力地推动公司事业的进步,企业仍然需要能“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那些积极主动,坚忍不拔,积极和坚决完成任务的人,那些值得信赖,具有崇高使命感,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我愿将《致加西亚的信》所体现的精神落实到我的本职工作中,执着于心,永不言弃!
(田宇)
阿尔伯特﹒哈德在《致加西亚的信》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为求协助,美国总统要将一封极其重要的信交给身在古巴热带雨林的加西亚将军,具体的位置没有人知道,但这封信关系到整个战争的成败。怎样才能把信件送到加西亚手中?美国情报局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向总统推荐了罗文中尉。得到了总统的口头指令后,罗文一句话也没说,在不知道加西亚将军具体在什么地方,在根本无法预知环境恶劣程度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拿了信就走,历经劫难,最终将信送到了加西亚将军的手上,为国家争取了战争的主动权。
这篇文章先后在美国、俄罗斯、日本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流传开来。“送信”变成了一种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忠于职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服从和荣誉的象征。
读后的我,被罗文中尉的忠诚、守信、敬业的精神深深震撼。送信人罗文的精神是我们企业所需要的,也正因为此历经百年后他依然被世人传颂。但是,在我们大步流星的向着自我管理的时代前进时,罗文的精神也需要与时俱进。故事中罗文只是受命而行的完美榜样,并不是主动创造的积极典范。在今天,“那些只依靠员工把老板吩咐的事做好的公司,就好像站在危险的流沙上,早晚会被淘汰、湮没”,所以,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都必须超越《致加西亚的信》所表达的精神。
同时,我也在思考,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除了罗文自身的优良品质和努力外,还不能忽略两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派罗文去送信的人—美国总统麦金莱和推荐罗文的人—情报局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千里马不多,伯乐更少,如果没有瓦格纳和麦金莱的信任,慧眼识英才,也不可能派罗文去送信。因此,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知人善任的重要性,作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我应该清楚办公室每个工作人员的优劣,让他们去做最合适,最能发挥其优势的工作,从而才能实现人力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才能培养出能"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此外,在送信的过程中,罗文遇到了很多的磨难,如果没有美国陆军情报局的缜密安排和鼎立相助,我想这封信很可能会半路夭折。所以,领导者应该给予送信人绝对的信任和支持,而不是让他做一个孤胆英雄,实际上一个企业或某项工程的成功往往是一个团队的成功。所以,我们在呼唤送信人罗文的同时不能忘了给予罗文帮助的每一个人。
最后,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小册子中得到启示,并将它所体现的精神落实到本职工作上, 爱岗敬业、诚实勤奋、原则做事、本色做人。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雷胜明)
读了《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后,我感触很多。它证明了一个通往成功的真谛。通过这个颇具象征性的事件,给我们的企业、个人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价值:敬业、热忱、忠诚、等职业信念。它为那些渴望事业成功的人提供了一个成就卓越行动方式:主动、积极、自信,坚韧。
《致加西亚的信》让我感慨万分,受益匪浅。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年轻人以频繁跳槽为能事,以投机取巧为荣耀。有些人认为,《致加西亚的信》是一本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写出来的书,有失偏颇,甚至对员工是不公正的。但其实,忠诚和敬业并不仅仅有益于老板,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是整个社会。一个值得信赖,值得委以重任的人永远都会被老板看中,永远都不会失业。因为全世界都需要像罗文那样的“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相反,那些慵懒的、终日抱怨和四处诽谤的人,几时独自创业,为自己做事,也无法摆脱自身品质的影响而取其成功。读了《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后,使我更加坚定了信心,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勤奋对待工作。
有许多年轻人刚从大学毕业到单位工作,可是他们的工作也许不是自己所需要的,所想象得到的,也许不太称心和满意,他们就会感觉象牙塔的梦想一下破灭了,于是在工作就丧失了信心,丧失了热情,工作也是能躲就躲,能应付就应付。另外,总是把眼光放在薪水的多少上,没有长远的眼光和打算。工作是为了薪酬,这种观念看起来好像目的明确,其实是非常弱视的,它会让我们丧失发展的方向,断送自己的希望和未来。我们应该把工作看作是一种经验的积累,看成一种学习的途径,应该珍视工作给我们带来的价值。也许社会给我们的薪酬是微薄的,但是,如果我们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那么,最终我们收获的就不再仅仅是微薄的工资,因为我们更明白,社会和单位给予我们永远是有数的金钱,而我们赋予自己的将是受益无穷的“黄金”。
二、以敬业对待工作。
职业就是社会给予我们的责任,我们应把职业作为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就是我们要尊重自己的工作,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其中去,甚至把它变成一种私事,无论怎么付出都心甘情愿,并且能善始善终。一个公司能否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员工是否忠于职守,是否敬业。一个国家强大与否同样取决于该国国民是否敬业。更重要的是,我们个人也会获得很大的利益,但他的意义却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同样,在尽职尽责完成自己本职工作外,我们是否还可以为单位多做些什么呢?当我们形成了“每天都为单位做些事”的习惯,无形中我们就具备了其它人所不具备的优势,不管是在单位还是在别的任何场合,许多人都愿意与我们合作。同时,除此之外,为单位多做些事,还可以表现出我们勤奋的品德、培养我们的工作能力、增强我们适应和生存的能力,并且从此获得成功。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以诚信对待工作
“人无信则不立”。上级命令的结果是下级的坚决服从,背后却是上级的绝对信任,他们的信任来自于对他品质的肯定也是对他能力的间接认可,是他平素的品行为他“赢”得了这次机会,罗文凭这坚强的意志,历尽艰险,不负众望地完成了任务,这正是他的所立之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的,那就不知道他还能做些什么了,的确,不守诚信能很难为他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生活中诚信能为我们赢得友谊甚至爱情,工作中诚信给我们带来合作甚至事业上的发展机遇,诚信守用是为人处世的基本素养,也是人际交往的根本。在现代商业社会里,经济关系复杂,合作竞争无时无刻不在,信用就是一种资源,一笔无形的财富,就能为企业空手套来一大笔定单,轻松实现资金高效化、利益最大化,也能赢的老百姓购物认同感,他们花钱买的不光是商品,买的是信誉是放心,有时候还是承诺,终身免费服务等。这都是所谓的“品牌效应”,“靠质量求生存,靠信誉求发展”成为很多企业发展企业文化的另一大主题,信用是一个人、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
四、以信心对待自己。
自信是战胜一切困难,达到成功彼岸的源泉。如果罗文没有足够的信心,他根本没有勇气接受麦金莱总统交给他的重托。如果没有足够的信心,这个年轻的上尉也许在送信的路途中就放弃了信念,也许根本最终也不成完成把信送给加西亚将军的伟大使命。也正是凭着这种英勇自信、沉着机智,充满的信心才使他完成任务。自信是做事业最重、最可靠的资本。它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各种阻碍,排除各种艰难,最终抵达胜利的终点。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树立信心,都要勇往直前,努力克服任何困难和障碍,永不后退,做到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同样通过读《致加西亚的信》让我明白在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对于我们这样的公司,我们还应该考虑以下方面:
一、工作性质
我们的工作性质与罗文的是不同的,我们的工作要求我们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务,而罗文的工作是尽量安全的完成任务,所以在安全的完成任务之上增加了快和好性质就发生了变化,这要求我们必需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面对如何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各项任务,这需要我们灵活运用各种知识和手段来完成,但罗文的办法是安步当车,这种办法显然已经不适应我们现在这种市场激烈竞争的社会了。
二、工作环境
我们的工作环境与罗文的是不同的,罗文送信只身一人,虽有古巴的军人护送但谈不上协作,而我们的工作往往是需要多人多部门共同协作的,这要求我们工作时要考虑到其他部门的工作特性和工作进展情况,罗文总是在遭遇到敌人时才了解身边护送人员的情况,这在我们的工作中是不能容忍的,并且是无效甚至是有害的。
三、工作流程
我们的工作流程与罗文的是不同的,罗文只负责送信,不能有效的进行情报收集和情报评估,这使得他对工作不能进行足够的思考,不能提高工作的含金量,否则就不需要带三个军官回国了,充其量也就是个个人英雄主义的化身。而我们的工作则要求我们不仅要圆满完成本次工作,更要通过每次工作对某一行业、市场加深了解,不断提高业务知识和水平,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完成任务。最后,用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话说“学而不思则罔”就是在我们的工作中要常常思考我在作什么,如何能做好,而不仅仅只把自己当作是个普通的送信使者,只把信送到作为自己的目标,这样才能作出好的成绩,为单位发展尽好自己的责任。
四、员工忠诚度
工作至少分为两种:一、当成事业去奋斗,报酬只是事业的副产品,有成就感。 二、索然无味的工作,也就是打工,被迫的,没有兴趣的,为了解决基本生活的工作。 我相信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属于后者,为了生计而奋斗,所有谈不上什么员工的忠诚度和责任感。
员工的忠诚度责任心可以节约重复投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避免技术流失断层、甚至培养竞争对手等,还有利于团结一致,在商业竞争立于不败之地。但我们培养、要求员工的忠诚度,敬业爱岗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口头宣传上,也不能只是强化“奉献高于一切”的精神催眠上,更不能强调一切听从组织,是命令就要服从上,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是提高效率,而效率就是企业人的物化。市场经济下奉献要与索取并举,我们也要给予其相当的待遇,多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鼓励其积极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坚固的堡垒总是最先从内部瓦解的,适当得引入竞争机制,使整个企业的每个细胞活跃起来,整个企业才有生机,以人为本,这也正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能够给加西亚送信的人,这也是我们企业管理者经营企业应该思考借鉴的地方。
读了《致加西亚的信》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工作的信心,更加明确了工作的目的,并且使我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做到敬业,忠诚,自立,主动和坚韧,一心一意与整个团队协作圆满完成任务,成功就不再遥远。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严勇)
《致加西亚的信》这本小册子内容简短平实,却成为了风靡全球、畅销不衰的励志经典,在于它倡导了一种伟大的精神:信用、勤奋、敬业,这也是现代社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细细品来,对我们今天如何发展有着很大借鉴意义。
首先,“人无信则不立”。上级命令的结果是下级的坚决服从,背后却是上级的绝对信任,他们的信任来自于对他品质的肯定也是对他能力的间接认可,是他平素的品行为他“赢”得了这次机会,罗文凭这坚强的意志,历尽艰险,不负众望地完成了任务,这正是他的所立之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如果一个人不讲诚信,那就不知道他还能做些什么了,的确,不守诚信能很难为他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生活中诚信能为我们赢得友谊甚至爱情,工作中诚信给我们带来合作甚至事业上的发展机遇,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素养,也是人际交往的根本。在现代商业社会里,经济关系复杂,合作竞争无时无刻不在,信用就是一种资源,一笔无形的财富,就能为企业带来一大笔定单,为企业实现资金高效化、利益最大化,也能赢得客户和业主的认同感,他们花钱买的不光是商品,买的是信誉、是放心,更是承诺。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效应”。“靠质量求生存,靠信誉求发展”成为很多企业发展企业文化的一大主题,信用是一个人、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
其次,“一勤天下无难事”。罗文深知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完成这项使命困难重重,但却没有挑三拣四,推诿扯皮什么,甚至没有问怎么把信送给加西亚,这仅仅是职责所在吗?这更是他忠于职守,敬业爱岗精神的体现。态度已经决定了一切,这是他成功的最大砝码。对于我们每一位员工,企业的发展也关系自身发展的好坏,我们也不能停留在对企业的抱怨上,待遇不好,工作环境太差,得不到领导重视等。首先应该扪心自问我们自己对工作的态度,我们是否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呢。我们都是企业的发展环节中的一个元素,我们每个员工的态度和努力关系着整个企业机体的良性运转,要积极树立主人翁意识,加强我们的责任心。也许我们没有机会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我们每个人所做的一切都关系着企业的荣誉,甚至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一个人的微小工作失误可能引起整个系统的不稳定,甚至导致整个工程的失败这就是有名的蝴蝶效应。具体到我们年轻人,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理解接受能力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内外环境的不均衡,曾经的豪言壮语显现得苍白无力,一味嗟叹和彷徨,我们是否考虑也像罗文那样敬业,努力完成本职工作,积累经验,为自己赢得一个又一个为加西亚送信的机会,逐步完善自己呢,一个人的经历往往成就一个人的能力,今天的认真与指着就是我们明天腾飞的支点。
的确,
就我所从事的物资配送工作来讲,我想谈两点:
第一,首先我们作为现代物流公司的一员,我们需要站到公司的利益层面上来,树立自身识大体、顾大局、讲诚信的对外工作形象,积极配合好各级指挥部以及业主,以利物配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我们需要根据自身工作特点更好的控制经营成本,多思考如何降低经营成本,毕竟只有公司有发展了我们自己才能有发展,另外来讲,当然我们都全身心的积极投入到工作中了,我们的公司也才能加快发展的步伐。
我们每个人都会从这本小册子中得到这样的启示——诚信守用、勤奋敬业,做一个现代的罗文。
编辑:冯云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