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详情页

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时间:2023/09/06 作者:杨明敏 来源: 点击量: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引子

  赌博输掉家产,气死老爹,拿着银元去城里给老娘请郎中看病,却被抓去当壮丁。死里逃生的回来了,去发现物是人非,妻子得了软骨病,女儿高烧后聋哑,儿子也不认识他了。县长的老婆生孩子,儿子有庆第一个跑到医院献血,却被医生抽干了血,静静地死在了那。女儿凤霞一生命苦,现在终于找到疼她的人,却在生孩子时大出血撒手人寰了。后来妻子饱受病痛折磨离去,女婿在工地被水泥板夹死。最后的最后生病的外孙却因为难得吃一次豆子被活活噎死了。

  这就是主人公富贵的一生不富不贵。

  活着的人一个个在余华的笔下死去。那么此书为何还名为活着?

  作者其实已经在书里告诉了我们答案。

  “活着的富贵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一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很多人看完此书后觉得富贵的命实在是太苦了,仿佛那一个时代的苦难全部压在了他身上。可当富贵从自己的角度来讲述自己的一生时,他的苦难立刻充满了幸福与快乐。或许是父亲死前的那番良苦用心的话;是母亲常说的那句“只要人活得高兴,就不怕穷。”是从娘家跑回来的妻子家珍一生的无怨无悔;是那年儿子有庆在运动会上赛跑得了第一;是全家人宁愿饿死,也再也不会把女儿凤霞送人的决心;是胸带大红花的二喜迎娶凤霞那天的红红绿绿和锣生点点。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

  我们的一生就是一个从无到有再到无得过程,生命最终会把我们的一切一件一件的收回,就像成语千钧一发,用一根头发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头发却没有断,这就是活着该有的力量。就像最后活着的意念成了富贵身上最宝贵也最无法剥夺的东西。

  这本书没有对苦难的颂歌,也没有对时代的控诉,有的只是大时代下的小人物的悲哀。它之所以命名为活着,只是想告诉我们——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编辑:赵宏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