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详情页

缅怀红岩时代

时间:2023/08/25 作者:杨明敏 来源: 点击量:

  一场机遇,让我偶然与渣滓洞相逢,我怀着佩服、敬仰的心,一步步走向古老的渣滓洞,走进这段值得被人铭记的历史。

  渣滓洞周围是几座不高不矮的山,尽管周围尽是翠色,生机勃勃,也难掩其庄严肃穆。那段沉痛的历史已然成为过去,但当我踏进这座监狱时,我依然觉得有一股血腥味在鼻尖挥之不去。旧时用于审问的牢房,摆满了各式各样专用于折磨烈士的器具,散发着一股阴森恐怖的气息。我想它们一定是散发着恶臭的,但我又听见了它们的叹息,除非强迫,谁会像这样对待可敬的烈士们?它们一定恨不得把这些痛苦全部转移到施暴者身上。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哪里没有战士们的鲜血?

  监狱楼只有两层,蓝色的墙,青色的瓦,上面高高挂起的国民党徽章,让我十分气愤和悲痛,这徽章带来了多少枪响,践踏了多少生命?

  昔日充满友爱情谊的一间间牢房,此时静悄悄的,它们不用发出声音也能述说出曾在它们的心中发生过的事情。原本欢声笑语的游客,也在此时安静下来,他们注视这些牢房,神情严肃庄严。我的目光移动到了一间牢房上,它与别的牢房没有不同之处,但它是楼七室。这间牢房似乎散发着某些神奇的魅力,让我不禁好奇,里面是否关押过余新江、刘思扬等人?恍惚中,我似乎看到了一行字,那是否就是有吕杰绝笔的“我做到了党教导我的一切,中国共产党万岁!”的令人感动的话?那纵横交错的字迹,那显眼的暗红色的字,让我心中浮现出敬佩,那是鲜血写成的字啊!我仿佛看到了昔日的景象,余新江、老大哥、刘思扬、丁长发等人相互推让那最后的几滴水的情景:“斜射的烈焰”“燥热”“焦灼皮肉”“热呀”“渴呀”“喉头似火烧”,想喝水的念头一次又一次的浮现。可是,谁也不肯动那仅剩一点生锈的铁皮罐子,总想留给更需要的人,谁不想喝水?谁又肯喝水?年老、呼吸困难的老大哥没有喝,双手双脚乌紫发黑的丁长发没有喝,两天没有吃饭的大家也没有喝,每个人咬紧牙关,把这“生命之源”留给其他同志,都认为自己压根不需要别人比自己更需要,这互相为对方着想的情谊让我感动。

  我漫步到了一个水池,修缮得十分好看,有清凉透彻的水,若在当时,定能缓解干渴的众人的痛苦。水池?这不会是哪位可敬的新四军战士用生命换来的水源,那日《红岩》书中惨烈的景象浮现在我的眼前,满是鲜血、遍体鳞伤的龙光华从铁门冲向地坝,摇摇晃晃地挥动军帽,大喊“特务破坏水……”坑字还没有说完,像是力气用尽了似的倒在了地上,鲜血流了满地。这顿时引起众怒,水池周围寂静的牢房仿佛发出了怒吼:“不准特务行凶!”像决堤的洪水,像爆发的地雷,“受尽压迫的政治犯”发出了无法压制的呐喊,不仅仅是因为一个水坑,这水坑成为一个契机,他们要反抗,他们要推翻这无尽的压迫,建立和平的时代。

  离开了那怀有沉痛回忆的水池,我继续前进,我进到了一间也许曾经是渣滓洞一部分的房间里,灰白中一抹鲜红,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走过去一看,那是一块红布,上有五颗红星,一颗在中间,其余分布在四周。红色的布有些破旧,仔细一瞧隐隐有些血迹,黄星很整洁,一针一线是那么工整,似乎不像是刺绣的,凝视着它时,我的思绪飘远了,我似乎站在一间牢房中,我看着一群面色苍白却面带微笑的人围在一起,手持绣针,飞快地绣着,她们眼里是无穷的向往,仿佛手中绣的不是黄星,而是未来的新中国。

  游览完渣滓洞之后,我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无法言说的情绪,对这些革命战士的敬仰,对旧时代的恐惧,对现在美好生活的感叹,我无法想象,究竟是意志怎样坚定的人,才能忍受这样的酷刑,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仍怀有激情,对未来抱有希望。他们该是怎样伟大的人啊!引诱和拷打皆未令他们放弃心中的信仰,成为国民党的走狗。干渴、饥饿皆未曾改变他们的心。至此向伟大的革命烈士们致敬!

  编辑:赵宏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