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窗户,或者是墙,它们审判我们,或者让我们自由。”《非暴力沟通》我读了两遍,是我觉得非常有用的书,我也推荐给了我的家人和身边的朋友。
暴力无处不在,我曾以为把人打的头破血流才叫暴力,不曾想到最恐怖的竟是精神暴力。它隐蔽又神秘,存在于一个人深深的内心,沉重又灰暗。至此,非暴力沟通就显得极为重要--观察,感受,需要,请求。“非暴力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真的复杂,让人精疲力尽,心烦意乱,疲于应付,措手不及,但是换个角度,变个方式,一切看起来又是那样单纯又简单。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是:描述行为本身+感受+什么内心需要导致了感受+提出具体的请求,例如:
一位太太和先生说“你回来就知道打游戏,也不管孩子,好烦啊!”也许,太太是希望先生马上去陪陪孩子。但她先生可能会以为他只是在指责他。
那么如果用妻子的口吻,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来跟老公沟通,就是这样的情况:
1、老公,你回来后没有跟他玩耍,一直在打游戏,孩子现在有点哭闹。——观察
2、我陪了他一整天,现在耐心已经不够了,我很烦躁——感受
3、我需要安静一会儿——需要
4、你是否愿意过来跟孩子玩一玩,安慰安慰他,让我一个人待一会儿。——请求
这里关键的是不要让对方感觉到这个请求是命令,如何不让请求变成命令,可以去书中找答案。
书中不仅讲到自己在愤怒时应该如何控制情绪,去跟别人沟通。也讲到,在面对别人的抱怨、指责和愤怒时应该如何沟通,就是如何去“倾听别人”,在体会对方感受的时候,也要适时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让对方认识到他自己的同时,也认识到我们的感受。
如同上一个场景,用丈夫的角度去沟通就是这种情况:
妻子:你回来就知道打游戏,也不管孩子,好烦啊!
丈夫:老婆,你今天有点不高兴吗?是不是有什么事让你不开心?(放下想怼回去的想法,去体会妻子的感受和需要)
妻子:你没看到孩子一直在哼哼唧唧的吗?你能放下手机吗?你就不能过来哄哄孩子吗?
丈夫:现在孩子有点哭闹,你感到很烦躁是吗?(继续去体会妻子的感受和需求)
妻子:是!我烦死了!我一天都在陪孩子,陪玩、陪睡、做饭、做家务。我想看会书,想学学英语,想写篇文章,都没有时间,我想有点自己的时间!
丈夫:你现在有点烦躁,是因为你想看书却没有时间,你需要一个人安静一会儿是吗?
妻子:是,我想让你来哄哄孩子,我想安静一会儿。(妻子觉得丈夫理解了她,接下来丈夫可以说出他自己的感受了)
丈夫:刚才你过来就跟我吵架、指责我(观察),我很不高兴(感受)。因为我希望你能尊重我,我工作一天,也很累(需求)。我希望你能跟我好好沟通(请求)。
妻子:对不起,我突然很烦躁,跟你吵架是我不对,希望你能原谅。
遇到冲突,以硬碰硬,只会是针尖对麦芒的结局。当一个人愤怒的时候,不妨先去体会他的感受,引导他说出自己的需求。再去表达自己对这件事,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并且说出自己的需求,双方达到一个都满意的结果。
非暴力沟通的内容远不止这些,它的魅力也不限于夫妻之间的沟通,同时还适用于亲子关系,婆媳关系,师生关系和上下属关系等等。甚至是,当我们面对暴徒,都可以明确知道,我们接下来应该说些什么话才能让结果更令人满意。
改变自己一贯的说话方式,思维方式,真的不容易。但是希望自己去改变,并且最终能改变的人,一定也是最了不起的人。
“如果今天的世界是无情的,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无情。”所以啊,一点点改变,多一些爱与倾听,多一些尊重与理解,这世上的暴力与冲突就会少一些,恐惧与痛苦就会少一些,这世界就真的会变得更美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