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特别流行一个词儿,那就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特别倡导推行的新时代的“新三观”——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
有新就有老,那么“老三观”是什么呢?无疑是古今中外公认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我极其有限的阅读经历中,在我心目中最能体现我国老三观哲学思想体系的经典著作,正是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
我正在读这本书,可以说是爱不释手。它让我在一定程度上,认清了流淌在我血液里的中华文化的根源。因此,老三观是根,新三观是冠,根深才能叶茂,叶茂更能固本。我相信,老三观更能回馈于我当前的新三观。
我非常感谢冯先生,感谢他在70年前完成了这部极具人生明灯意义的心血之作。
冯先生,1895年出生于河南省,1990年病逝于北京,享年95岁。被誉为世界一流的“20世纪哲学泰斗”和教育家。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取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教于清华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其创立的新理学思想体系,影响深远,具有崇高的国际声誉。
《中国哲学简史》是为冯先生赢得崇高世界声誉的巅峰性作品,现为清华大学大学生必读书籍、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推荐书目、哥伦比亚大学等20余所国外大学中国哲学课程通用教材、30年中国深具影响力300本书,是了解中国哲学的经典入门读物,令我们在人生旅途上做有思想的知行合一者。
本书“资料是古代的,眼光却是现代的”,以时间为经,以代表性哲学家及其学说流派为纬,自先秦以来,从中国哲学的精神和背景、诸子由来、孔子、墨子、杨朱、孟子、名家、老子、庄子、阴阳家、荀子、汉儒董仲舒、玄学、佛学、禅宗、宇宙论者、理学、心学、西方哲学传入中国、现代中国哲学等,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哲学家的思想,并加以独到而深刻的评介,适当运用中西哲学概念对应互证互释的方法,在深度和广度上均无出其右的经典之作。
读着这本书,仿佛长袍在身,言谈举止,精神气质与古圣先贤同代,念天地之悠悠,思人之与天、人之与人、人之与心,大我中的小我及小我中的大我……
《中国哲学简史》,是一本浓缩“老三观”的人学之书,是指导我们认清自我的大人之书。
何老之有?老而弥新!
新在何处?新在活出精彩的小我,新在“新三观”之于你我在工作中的现实意义,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百年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