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详情页

铺架王牌 高歌勇进

时间:2011/03/18 作者:张怀明 王帅 来源: 点击量:

                                     铺架王牌  高歌勇进
                   ——记集团公司十大优秀管理者、公司副总经理王勇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桥机俯仰之间,座座大桥似条条巨龙飞架南北,纵是天堑亦成通途。二公司的铺架作业就有如此豪迈恢弘的气象,翻看历史的征程,三十余载转战宝成、京广、川黔、陇海、南昆、达万、成昆等多条铁路,承担新线铺架和既有线改造工作,并多次出色完成既有线抢险架梁任务。作为分管铺架工作的公司副总经理王勇,是这支英雄团队的领军人物,正是凭着他的出色管理让这支承载着深厚历史荣誉的铺架王牌厚积薄发、高歌勇进。
                                      项目管理 扎实稳健
    对待所分管的桥梁铺架工作,王勇始终坚持长期蹲守一线,靠前指挥的工作原则 ,“只有在一线亲力亲为,才能了解到不同施工环境的特殊性,从而制定出正确的施组方案。”这是王勇对一线管理工作的思路。也许正是长期在一线工作的积淀,在关键甚至危急时刻,王勇往往能带领他的团队出奇制胜。“5.12”汶川大地震中,王勇在接到抢险命令后,在短短两小时内便完成人员物资设备的集结,驱车300余公里奔赴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在穿心店大桥抢险过程中,由于桥墩倾斜严重,梁片最大纵向移动达到600毫米,所有活动支座均发生了倾覆,加之余震不断梁体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式,在场的铁道部领导召集参与现场抢险的各支队伍,紧急研究抢险方案,王勇凭借长期积累起来的桥梁施工经验,结合现场勘察情况,迅速提出了抢险修复方案,并赢得了一致认可,最终王勇带领他的团队成功完成了穿心店大桥的抢险修复任务,为灾区打通了一条救援通道。
    2010年元月,哈大客运专线架梁施工进入了关键时期,为保证哈大客运专线铺架任务按期完成,王勇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坚守在工地现场,和项目管理人员一道跟班作业,制定出了严格的运架设备油料使用规定,确保设备在低温环境下的正常使用,详细准确记录了装梁、运梁、吊梁及梁车空车返回等工序的时间,以及各工序在严寒低温下存在的隐患,从而找出了提高运架梁效率的关键点,确保了各工序间的衔接、协调、配合,使得三台运梁车的合力得以充分发挥,极高地配合了架桥机的作业效率,在20多公里长的运距条件下实现了日架两孔的目标,最终提前一天完成哈大客专全线运架梁施工任务。
    2010年开工的遂渝二线铺架工程,由于紧邻动车组既有线,6.5米以下线间距地段就有9处,合计24.85公里,最小线间距4.4米,施工安全隐患极大,为不影响动车组行车安全,该路段均采取夜间封闭施工,在这种特殊环境下进行架梁铺轨作业在全国尚属首次,成都铁路路局和集团公司也要求将遂渝二线打造为临近既有线铺架施工的标准化示范线,王勇作为分管负责人,深感责任与压力的艰巨重大,开工伊始,便经常深入施工现场,针对铺架地段的环境和条件等情况,提出铺架施工的重点工作及卡控措施,做到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都心中有数,重点明确,措施得力,安全可靠。在对工期和质量影响较大的湿接缝施工工艺中,王勇坚持每天在全线5公里长的现场来回不下两遍的进行监督检查,并协调处理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地总结和尝试,将湿接缝施工进度由原来的1月一跨,缩短到10天一跨。在安全威胁极大的架梁和工程列车既有线运输、站改等关键环节上,他都亲自参与了方案的编制以及专家组的讨论沟通。通过王勇及其团队的不懈努力,遂渝二线工程顺利开通了新桥至遂宁南区间,“外科手术式”的铺架作业赢得成都铁路局和集团公司的一致认可,遂渝二线铺架项目部也被评为了标准化示范工地,为企业争得了荣誉。
                                     设备管理 灵活科学
    伴随公司铺架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当年的红旗130已经发展成为包括900T提运架设备在内的全套铺架装备,硬件设施的极大改善,让公司铺架作业如虎添翼。“光有了好枪不行,还得会使,要打出漂亮的仗来。”王勇看着眼前的“大家伙”们信心满满。
    2010年在厦深城际铁路施工中,由于受线下施工单位的影响,架梁工期被不断推迟,而按照业主要求,厦深铺架桥机必须在11月6日前进入郫彭铺架现场,并达到架梁条件。面对这样不利的情况王勇迅速摸清铺架分公司各点的施工情况,在确保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先后从石武、广珠等工地抽调设备人员驰援厦深,加强架梁施工,在这一调整下,厦深架梁速度由以前的每天2孔,提高到每天3孔,最多时达到4孔,最终提前完成架梁任务。架梁结束后王勇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技术人员认真研究,在他的精心策划和周密部署下,项目部出台了科学翔实的设备拆除、运输及新工地拼装方案,使桥机从拆除第一个部件开始,到设备的2000多公里运输,再到郫彭工地的现场拼装调试,最后达到架梁条件总共仅用时15天,每一个环节都超前谋划,环环相扣,从而创造了高铁设备转场的最快纪录,圆满完成了桥机转场任务,使资源得以优质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效益。 
                                     员工管理 以人为本
对于员工的管理工作,王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积极倡导“在工作上相互促进,在生活上相互关心,在思想上相互交流,在技术上相互切磋”的人性化管理理念,注重发扬项目的团队精神。作为公司副总经理,加之分管的铺架工作紧张繁重,王勇平日很难有“业余”时间,有时甚至连回家与家人团聚都是一种奢望,但是他却能挤出时间来与一线的职工交流,充分听取他们的想法,针对项目青年工人多的特点,王勇亲自主持开展技能培训班,以班组为单位分班学习,同时结合“青工技术比武”等活动,让这群年轻人在学习中成长,在历练中成才。不仅如此,王勇还带头钻研业务技能,深入一线现场指导青年员工,在他的主持带领下,铺架队伍形成了很浓的学习氛围,“帮、传、带”体系得以很好的建立。正是这样的一种管理模式,形成了育人成才的良好氛围,青年员工在这样的氛围中迅速成长了起来,先后有26名劳务派遣人员通过了考核被吸纳为正式职工,壮大队伍的同时也使得劳务派遣人员更有奔头和目标,树立起了企业主人翁意识,带活了整个团队。
    作为公司管理队伍中出色的一员,在王勇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积淀与传承的厚积薄发;责任与使命的当仁不让;志向与追求的前驱不止,我们有理由相信,有这样的管理者,这支铺架王牌,定会继续高歌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