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要想破茧而出变成美丽的蝴蝶,必需要在茧内痛苦的挣扎,只有经过苦苦的挣扎,充足的血液才得以送达翅膀,这样练就的翅膀才能翱翔蓝天。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同时这也是蝴蝶比毛毛虫少得多的原因;因为大多数的蛹也就选择了放弃,唯有少数不畏艰难冲破阻碍得以变成蝴蝶。
想想看,有时候我们似乎也像茧里的一只蛹。
像一只有着飞翔的梦想,却惧怕“破茧”艰辛的蛹。生活中的我们总会遇到“茧”,若只是默默等待上天的安排,不去奋力一搏,怎能知道拥有翅膀的与众不同?怎能品尝飞翔的滋味?又怎能知道茧外世界的美好?
著名教育家海伦 凯勒在19个月大的时候,上天就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不久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这个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像茧一样包围着她。然而即使不健全,她也不畏艰辛去冲破它,终于破茧蝶飞。就是这样一个有缺陷的“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震撼了世界。为什么我们这些健全的“蛹”却不能化蝶去看世界呢?
生命不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吗?一个为理想不断挣扎、拼搏的过程,一个看到了阳光却还要寻找彩虹的过程。
也许破茧而出蛹变蝶飞才是人生最值得追求的目标和生活的意义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