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读芮成钢《虚实之间》有感
时间:2013/05/29
作者:
来源:
点击量:
众多书中,我一眼挑中这一本,不为别的,只因为“虚实之间”这个蕴含着佛学精髓的词配上封面上芮成钢先生阳光俊朗的脸让我觉得有些突兀。在我看来反差极大的两件物事就这么放在一起,实在让我好奇里面能有些什么内容。这个大不了我多少的年轻主播,到底是口吐莲花字字珠玑呢,还是自我吹嘘博人眼球?
迫不及待匆匆翻过,除了书中插图上芮成钢那张永远微笑自信的脸,除了能与常人遥不可及的名人们打交道的那一道道光环,除了看似荣耀无比的“美中杰出青年领袖”头衔,我竟不觉得内心还有什么东西沉淀下来。微微失望之余,指尖再次掠过书籍,无意中,我瞟到了后记中的散文诗——《如果》,“如果所有人都失去理智,咒骂你,你仍能保持头脑清醒;如果所有人都怀疑你,你仍能坚信自己,让所有的怀疑动摇……你就可以拥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你的。”再读卷首王尔德的语录,“世界上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没有得到,另一种是得到了”,我眼前顿时豁然开朗——这,才是本书的中心思想!
浮华的东西确实最引人注目,比如我,翻开书页首先看到的都只是作者新奇精彩的人生经历,都只是他灿烂耀眼的头衔光环,都只是他要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豪言壮语。可是,有多少人看到了浮华背后的东西呢?人生几何,虚虚实实,谁能道清何为虚何为实?谁又能道清虚实之间如何抉择?作者无疑是聪明的,开篇大量篇幅叙述自己令人艳羡的所经所历及成就荣誉,结尾却峰回路转写到家庭、亲人和自由,细细一咀嚼,顿觉滋味无限——原来,他要告诉我们的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是亲情、健康和自由,这些东西是真实的,一旦失去,生活会变得不一样”。除了这些,套用时下流行的一句网络语,即“神马都是浮云”。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我要说“莫为浮云遮望眼”。人生有限无需太累,浮华散尽,帷幕落下,唯有自己所忠于坚持的东西最真实。毛泽东在《七律·赠柳亚子先生》中也说:“牢骚太胜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意思是说,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要小心导致肠断,面对世间的万事万物,应该站得高这样才能看得远。
人到世上走一遭,总要受到不少纸枷锁的束缚,比如名声,比如金钱,比如地位。其实,无论追求名利、金钱,还是地位,都无可厚非,但太多人为金钱丧失人格,为名利道德沦丧,为地位不择手段。虽然说不是人人都是圣人,都能看破红尘,视金钱如粪土,但无论遭受多少不如意,一个高尚的人仍然应该能坚持自己的初衷,不越过自己的底线——道德、尊严及人格,不被金钱名利等虚假之物所蒙蔽;仍然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迷失自己,不受社会糟粕所影响;仍然应该准确定位个人追求,既不好高骛远,也不井底之蛙,既不急功近利,更不蝇营狗苟;仍然应该从实际出发,抓住生活中的真实所在,即书中所说的健康、亲情、自由。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让浮云遮望眼呢?答案就是信仰。人应该有信仰。芮成钢说人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成长,第二阶段为实现人生抱负,有所作为,追求生命意义,这一阶段非常珍贵,尤其需要牢牢把握,第三阶段为退隐养老的时期!但无论身处何阶段,自己总应该有所坚持某些东西,如爱情、友谊、正义等。我们不可能成为芮成钢,但我们的人生也应当有信仰和希望!何为信仰?破尔达斯定义:信仰就是你的信任所在,但不同于信任的在于信仰同时是你的价值所在。信仰听起来很虚无缥缈,但它其实无处不在。中国人历来家的思想很严重,我认为这是信仰,当前社会所提倡的礼仪廉耻也是一种信仰,商人以赚更多钱为目的也是一种信仰,父母为子女成人而含辛茹苦也是一种信仰,信仰无对错之分,无贵贱之说,在不触及底线的情况下,坚持你认为真实的东西就是信仰。
找到信仰后,下一步就是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如书中所说:我们都是环境的产物,常在不经意之间被别人的价值观影响、渗透甚至消费。我们都在走自己的路,有的时候是披荆斩棘开拓创新走新路,有的时候是循规蹈矩反反复复踏上别人的脚印,但无论新旧其实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敢于挑战自己,重点在于敢于直视众人怀疑的目光坚定不移走下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走自己的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总要受到外界的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所影响。无论工作中,还是生活上,我们总有许许多多需要面对,许许多多必须承受。逃离回避也许能暂时解决问题,但最终却会使问题复杂化。所以,往往我们被来自工作、生活、家庭的压力弄得筋疲力尽,但是不敢停歇,也无法停歇。这些时候,心态就显得尤其重要。有一句话说得好,“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确实,所有的胆怯与勇敢、懦弱与强硬、蛮横与温柔无不是一个人真实内心的表现。如果一个人在经历起起伏伏、沧桑变化后,不管是一败涂地还是凯旋而归,都能以平常心坦然面对,一笑而过,那么,他的内心必定是强大自由无所畏惧的。
以一首小诗结束我杂乱无章的读后感吧:
人世沉浮数十年,得失只在一念间。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城轨公司 栾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