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绿色食品加工园智慧冷库及标准化厂房项目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指引,深入开展“七抓七强七提升”工程,始终秉持“党建领航、安全筑基”理念,创新构建“党建+安全”双融合机制。项目部连续两年荣获通辽市建设工程安全标准化示范工地称号,于2023年度被评为通辽市结构优质工程,并获“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度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示范工地”荣誉称号,“党管安全”成效显著。
一、统一思想共识,凝聚党管安全的合力
一是党建与安全理念融合把牢思想“主轴线”。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通过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全员安全生产理念,以“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为载体,探索思想建设和安全教育同向发力的有效举措,党支部累计组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宣贯学习12次;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7次;开展安全警示教育69次。二是党建与安全责任融合深耕管理“主责区”。党支部将党建工作与项目安全生产的重难点相结合,细化明确压实主体责任,通过划分党员包保责任区、签订安全责任书等模式,实现责任分级、量化到岗、细化到人,组织定期分析研判项目当前阶段安全生产形势及风险隐患点,充分引导项目党员紧贴业务亮身份、立足岗位作贡献、体现宗旨做表率,以党建赋能安全生产全流程,累计自查整改276项风险隐患。三是党建与安全制度融合理清工作“主脉络”。党支部将安全生产责任履行作为评定党员干部的重要标准,结合《项目安全质量环保管理制度》及地方规定,进一步细化安全管理制度、梳理安全管理链条,明确安全管理效能提升措施26项;将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及安全管理制度上墙公示,构建“抬头晓安全,埋头抓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系统培训,提升党管安全的实力 一是聚焦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党支部设立多媒体宣传平台,循环播放安全事项和事故警示教育视频,并于“三会一课”和专题会议上,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管理、事故灾害的指示批示精神,对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对标对表开展自查自纠。累计进行案例剖析20余项,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清单。二是聚焦分包队伍的安全交底。围绕作业工人“有风险敏感、能识别隐患、懂自我防范、会应急处理”四方面能力提升,党支部通过“送教上门”的方式,结合阶段风险清单定制下发安全手册200余册。并在每一道工序开始前,严格按规定进行交底,切实保障作业人员将重点、要点牢记于心,过程中强化现场监管、盯控,强力推动交底工作落地见效,成功实现“零事故、零伤害”安全管理目标。三是聚焦施工现场的安全提示。围绕“安全管控,拓展成效,打造安标工地”创建目标,将班前安全讲话与早点名进行融合,确保每人每天以最精神的面貌掌握一天的安全管理要点、难点,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帮扶、相互提醒的良好意识。并且及时于作业区、危险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标牌,时刻敲响安全警钟,做到无死角、无漏洞。
三、强化隐患排查,提升党管安全的效力 一是构筑风险隐患识别防线。党支部按照“专业自查+全覆盖检查”模式,每周组织业务部门现场检查,对重点工序、重要点位等关键管控环节开展“三巡三查”,从内业梳理+现场巡检双线角度,对隐患、列清单、明措施、定期限、督整改,定期召开重大风险源辨识会,研判防控点位和风险级别,动态更新项目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和风险清单,完成安全检查69次,辨识危险源363项、重大危险源8项,消除隐患276项。二是构建全方位安全大管控系统。党支部利用多元化网络工具,搭建从政府、业主、监理到项目部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安全大管控系统,强化外部监督与内部管控,实现安全管理信息的即时上传与共享,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保障各项整改的及时性和彻底性。项目部在多次安全检查中表现出色,获得了政府、业主、监理的一致好评,安全隐患一次性整改合格率100%,外部检查通过率保持100%。三是开展技术攻关降低施工风险。党支部坚持“需求牵引、应用导向”带领党员干部开展技术应用、工法优化和科研立项,多维推动安全生产风险防、降、控一体管理。针对高危工序,项目部采取拆解和细化的安全策略,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如智慧冷库高支模施工中,通过方案一体计算、作业分段实施的方式,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成功地将施工风险由高转低,实现风险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