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刚果金的天、刚果金的云、刚果金的水、刚果金的树、刚果金的人、刚果金的情……沉淀在脑海中化作:那些年,刚果金的记忆!
记得刚步入刚果金,出了那个黑人朋友引以为傲的机场,周围尽是听不懂的林加拉语,萦绕在我的耳边,当黑人朋友纷纷投来注目礼时,我才明白,自己现在就是平日里常说的外国人了。从迈出机场的那一步,我的刚果金生活也就开始了……
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生机,有生机的地方也就有喧嚣。出乎意料的是,这里路上的车竟也是这么的多,与国内的堵车如出一辙,而平日里仰慕的豪车也都常常可以看得到,彻底颠覆了我从小想象中的贫穷记忆,当然,街道上也不乏跑着淘汰已久的各种车型(大多数黑人朋友的开车素质确实不敢恭维)。虽是人们心中较为落后的非洲,但她也有她的繁华,有她的喧闹,她的生机。
路上驰骋的车多,路边的行人也多,你来我往,彼此穿梭忙碌着。小时候听大人说非洲人喜欢用脑袋顶着东西行走,我便也一直梦想着目睹一下那种走路的娇姿,当看到一层层鸡蛋被放在头顶,不用双手,挺直腰杆如同没有任何负重,轻松、随意走在街上喝卖时,着实让我瞠目结舌。而大街上,头顶上的这种“杂技”随处可见,动作那么的自然娴熟、步伐那么的随意稳重,在外人看来,这的确算得上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活,有生活的地方也就会滋生贫富。在刚果金,城里跟城外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城市的街道车水马龙,晚上灯红酒绿,各种设施也都伫立在街道两旁,甚是繁华。而城外却是一片片穷人的房子,一间破烂的茅草屋旁跑着好几个孩子,甚是荒凉。虽让人颇感荒凉,但他们却在嬉戏追逐;虽没有多少玩具,却依然笑得那么灿烂。因此在这里,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小孩子那童真的笑,黑黑的脸上露出洁白的牙齿,显得格外可爱、迷人。这里实行一夫多妻制,因此大多数的孩子一般都是由母亲抚养成人。穷人家中有的孩子一生中有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母亲为了养家糊口经常跑到很远的地方砍柴、种地,有时好几天才回一趟家,因此从小,穷苦孩子们就磨练出了坚强的生存毅力,从不抱怨命运的不公,茁壮的成长着。
在这里,无论是穷人、富人,虽然有着不同的生活,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信仰,对万事万物存在的唯一性真理有着坚信不疑的认定。每逢周日,平日里车水马龙的街道也不再拥挤,街道上的喧嚣也都散去。各大小教堂将平日的喧嚣、吵闹全都收纳,化作人们心中安静的祷告。人们争相向耶稣祈祷、忏悔,忏悔自己的平日里所犯的过错,祈祷得到耶稣原谅,原谅自己,保佑自己。
如今,中国人在刚果金也逐渐的多了起来,走在街上,就连咿呀学语的小孩都会热情的喊一句“你好”,虽有些走音,但心底流露出的无疑是淳朴,是热情,更是欢迎。情感的建立往往都是在时间的沉淀下慢慢的积累出来的,因此,在时间的迁移变幻下,平日里与黑人 朋友相处时也不再会因为肤色的差异而心生隔阂,大家和睦相处,彼此之间的友谊交织在一 起,相互之间产生一种情感,一种源自心灵,溶入灵魂,存于脑海的情感,渐渐地化为记忆。
多年以后,当回首往事时:那些年,刚果金的天、刚果金的云、刚果金的水、刚果金的树、刚果金的人、刚果金的情……必将沉淀在脑海中化作相思的雨,成为永恒的记忆!